1)所有要求交费单位基本都是骗子:
案例:小王应聘一家公司成功录取,但要求交300元培训费,培训通过才可上岗,小王兴冲冲交了钱,培训过后,又被要求交200元体检费,体检过程中说小王视力不行,没通过体检,从而拒绝录用。
案例分析:招聘单位以各种理由向求职者收费早不是什么新鲜的骗局,只是大部分应届毕业生求职心切:基本上被要求缴费才可上岗的工作,被骗的机率很大,正规单位是不可能像求职者收取什么费用的,就算有费用也是用人单位负担。
2)要求先看工作能力往往都是让你白干活
案例:小郭大学刚毕业,英语专业,看到一家外企在招文员,提交了求职信后收到回信,要求小郭试着翻译一些英文文件,以证明自己的工作能力,小郭想也没想花了几天时间好好的翻译了文件,发给招聘公司,收到的回信却是此岗位已招满。
案例分析:这里还是要向应届毕业生求职者提醒,招聘企业往往会以一些以考查求职者能力为理由,要求在规定时间里完成一此作品,听上去很合理,但如果这项工作的工作量非常大时就要小心了,很可能是陷阱,这时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一下这家公司的详细情况,以免白白负出劳动却没得到回报。
3)一些不靠谱的中介:
案例:小刘在校时遇到一个来校招聘兼职模特中介公司,此人非常热情,说能在一家大公司为小刘寻得一份兼职模特的工作,按劳取酬,收入不菲。但要收取500元押金。小刘被此工作吸引就交了钱,但上岗后发现自己作的都是一此发传单的零工,再次找到中介公司要求退还押金时,却以小刘没有完成工作拒绝退还押金等理由。
案例分析:请求职者远离收费的中介招聘公司!
4)堤防在网上泄漏个人信息
案例:小张在一家招聘网站刊登了自己的个人简历,没过多久就有用人单位打来电话,自称是一家重庆的制药公司,还问了一些小张家里的情况,小张都如实回答。没过多久收到家里电话,电话里母亲语气焦急,说接到你老师电话,说你出车祸了,要汇3000元医药费。小张一听傻了,原来那家自称是招聘公司的人冒充自己老师给家里打电话骗了父母的钱。
案例分析:现在网上大大小小的求职招聘网站很多,有一些不太正规,在网上登信息一定要找名气大的,信的过的大网站,另外在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请不要过多泄漏个人信息,以免被不法份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