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上下级沟通
案例大致情况
EMC大中华区总裁陆纯初回办公室取东西,到门口才发现自己没带钥匙。此时他的私人秘书瑞贝卡已经下班。陆试图联系后者未果。于是在凌晨1
时13分通过内部电子邮件系统给瑞贝卡发了一封措辞严厉且语气生硬的“谴责信”。陆在发送这封邮件的时候,同时传给了公司几位高管。
“史上最牛女秘书”瑞贝卡两天后邮件回复拒不承认错误,并将这封咄咄逼人回信发送给了EMC中国各分部。这样一来,EMC中国公司的所有人都
收到了这封邮件。
分析认为:
陆总是完美型人格,秘书是自我型人格,由此引出了这件惊动全国的企业的秘书门事件。
陆的完美型人格特质是:对自己和对他人都追求不断进步。
在日常工作中更强调:原则性、不易妥协、常说“应该”及“不应该”、黑白分明、对自己和别人要求甚高、追求完美、不断改进、感情世
界薄弱;希望把每件事都做得尽善尽美,希望自己或是这个世界都更进步。时时刻刻反省自己是否犯错,也会纠正别人的错。
其性格中更表现出:贯彻始终 、爱家顾家、守法 、有影响力的领袖 、喜欢控制 、光明磊落,爱劝勉教导。
可以看出其人际关系特征是:追求完美,很少讲出称赞的说话,很多时只有批评,对身边的下属也是!
常有愤怒、不满的感觉都是源自超高的工作和生活要求。当遇到什么不顺意时,就很容易感到愤怒、不满,觉得事情不应该这样发生……这
种情绪不单是对自己,还有对周围的环境和人,都是一样,
而秘书小姐的风格恰恰是艺术型,自我型悲情浪漫者,其主要特质是:追求独特。
主要特征表现为:情绪化,觉得别人不明白自己,我行我素生活风格;很珍惜自己的爱和情感,所以想好好地滋养它们,并用最美、最特殊的方
式来表达。
其行为上:易受情绪影响、倾向追求不寻常而富有意义的事物 、过分情绪化、容易沮丧或消沉 、对人若即若离。
在这件事明显行为是:沉醉于自己的想像世界里。被感情所主导,有些工作不喜欢就可能不会做,不会考虑责任的问题。
这二个人,不同风格的人,在共事过程中,沟通风格与要求存在着较多的,较大的差异。
面对完美型领导的沟通方式应选择为:以理性、合乎逻辑,并且以他可理解的态度方式和他们沟通,才能获得认同;要学会适时表现一些幽默感
,缓和气氛,并且凡事试着朝正面想;不必太在意,不必追究他们的态度和方式,不必跟之衡突,说话要真诚、直截了当!
面对自我型的下属沟通方式应选择为:与其沟通一定要重视他们的感觉;同时要让他们知道你的感觉、想法;要从关心他们,支持他们角度出发
;使他们有机会抒发情绪;尽量不要老是以理性来要求他们、评断他们,适当地称赞和理解他们。
由此可见,二类不同的人,不同职位的人,面对冲突时,依然在自我感觉的状态去解决矛盾,才造成了这个事件。
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我认为也是跨文化沟通的问题。
分析陆和瑞贝卡的邮件内容,背后都有同一种句式:我以为……你应该。几乎所有职场冲突都源自这个句式。
陆给瑞贝卡发的邮件,想表达的意思大概是:我以为你应该等我,结果你没等,让我进不去办公室的门,你应该知道我的规则:秘书要等老板确
定没事以后才能离开……瑞贝卡的邮件的意思呢,我以为你应该明白,我只是在工作时间为你工作,其他时间是我自己的。
而在本次事件中,瑞贝卡的老板和瑞贝卡都选择了电子邮件来沟通。瑞贝卡的老板在凌晨1点13分给瑞贝卡发去了责备的邮件,而且抄送了相关高
管。瑞贝卡也是通过电子邮件把自己的怨气发泄回去,而且还把范围加大了,邮件同时抄送了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的同事。电子邮件这种沟
通方式的特点是,随时都可以把自己的意见传达给想要传达的人,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不需要跟这个或这些人见面。可以说沟通方式的改
变,使事件激化和扩大化。
陆作为强文化代表,是管理者,秘书是弱者,被管理者,下级理所当然应该为上级服务,而下级根本就没那么认为,产生了误会,所以尊重是平
等有效沟通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
由此引申出在权力不平等的关系中,要达到良好的沟通,从权力方来讲,应主动了解被管理方的需求,对弱势一方表示尊重和平等的沟通欲望,
沟通中的权力差距也是导致事件的发生和不可控制的因素。
基于上述原因,我感觉,瑞贝卡与陆纯初之间的沟通,是不符合沟通道德吗。
假如我是瑞贝卡,我在接到陆纯初的邮件后,应选择一对一的方式,坦率地承认因为我的工作的原因给上级带来的不便表示道歉,并接受上级的
批评。同时也恰当地表达我对上级这样扩大范围的指责而带来的情感伤害造成的难过,请上级多多给予理解与包容。
聚能咨询杨东新